歡迎您選擇尚捷文化,我們為您提供教材出版、主編參編、學術著作出版、個人自費出書、醫學譯著等服務。

德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范文《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研究》

分類: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:2016-12-03 15:51 瀏覽量:

 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:“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,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于用知識去彌補。”可見德育教育是多么重要。本文是一篇關于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研究的開題報告范文,詳細介紹了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重要性。
 
德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范文
  一、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
 
  教育專心于未來。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,留下的積淀——真善美。因而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是關乎孩子一輩子的教育。葉圣陶先生曾強調:“啟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時期,凡人生之需要之習慣、傾向、態度,多半在這個時期養成,以后只需繼續地培養下去,自然成為社會的優良分子。”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,是保證其健康發展、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,是在為未來奠基。
 
  時代迅猛發展,要求我們必須用新的視角來看待、研究學生日常生活與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問題。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學校教育的核心地位,而作為德育教育最基礎的內容——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。《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》強調學校“要重視對學生進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,對少先隊員還要注意進行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”。抓好日常生活與行為規范養成教育,是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的時代要求,是重中之重。
 
  二、課題的界定
 
  1、“習慣”,是指人對于某種刺激的“固定性反應”,久而久之形成的類似于條件反射的某種規律性活動。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,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漸穩固下來的。行為科學研究表明:一個人的行為大約只有5%是屬于非習慣性的,而剩下的95%都是習慣性的。因而習慣對人們的生活有著絕對的影響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:“什么是教育,簡單一句話,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”。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專家孫云曉指出:“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”。
 
  2、養成教育,一般物指少年兒童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教育。從廣義上說,養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礎的心理素質、思想素質,包括思維方式、道德品質、行為習慣和生存能力,健康體魄的培養和教育。狹義的養成教育單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規范和行為習慣的養成。而且特別是指少年兒童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。
 
  淮北市人民路小學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、小班化學校。學校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,在德育、少先隊工作方面積極探索。鑒于小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,家長重智輕德較為普遍的情況,進一步加強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,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,很有必要。
 
  反觀現有日常行為習慣培養的研究現狀,我們認為(1)學校生源比較復雜,來自城區、礦區、農村等不同家庭的孩子行為習慣有較大差距。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培養應更具針對性、層次性。(2)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方法途徑較為簡單,缺乏評價與反饋。我們認為:從行為習慣的培養入手,來探討和研究新形勢下寄宿制學校學生行為習慣教育的的有效途徑,有利于學校管理工作的高效、優化,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,能促進學生發展,適應新時期的挑戰和要求。這一研究,從現實和長遠看,都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 
  三、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
 
  (一)研究目標
 
  1、結合時代要求和少先隊教育特色,通過研究和實踐,探索一套適合寄宿制、小班化辦學體制的“小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養成”的教育對策,以利推廣。
 
  2、通過研究和實踐,引導使少年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,深入理解道德規范,形成正確的價值觀。
 
  3、通過研究和實踐,優化班主任隊伍,提升教師德育工作水平,進一步推動學校德育工作。
 
  (二)研究內容:
 
  1、探討小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培養的有效方法與途徑。
 
  2、探討家校社會多維立體的教育途徑和策略。如何將本課題研究與家庭教育相結合,調動家長、社會教育積極因素。
 
  3、探討優化班級管理、提升學校德育成效的科學、系統的方法。
 
  四、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,本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
 
  (一)國內外研究現狀
 
  理論方面,在心理學、教育學等領域,有瑞士學者皮亞杰提出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,柯爾伯格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,班杜拉和西亞斯的社會學習理論,重點研究了兒童道德行為的訓練和發展問題。實踐方面美國更加注重“自然教育”,引導孩子“自我成長”。
 
  我國心理學界有一些學者關注兒童教育研究。如早期的陳鶴琴,近期潘菽和朱智賢等人對兒童心理的研究等。這些研究基本側重于兒童道德發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論研究方面,對兒童道德發展和形成過程中"行"的研究比較少。而“知情意行”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和過程,前三者最終都要落實在“行”上。近期不少專家從行為習慣入手研究少年兒童德育,在國內產生了較大影響。如由中國科學院的王極盛教授、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孫云曉研究員主持的,關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,以及培養獨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等。實踐方面,北京懷柔區、大興區開展了文明禮儀調查研究、家校合作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研究,山東濰坊市探索了網絡對于小學生行為習慣的作用研究等等,進行了有益探索。但總的來看,在寄宿制學校小學生行為習慣培養方面的研究較為匱乏。
 
  (二)本課題研究創新點及突破之處
 
  本課題為應用基礎研究,在強調應用性的同時,也注重一定層次的理論探索。著眼于寄宿制、小班化學校兒童的日常行為,著重進行有關小學生在學習、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與實踐,以使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一系列做人、做事和學習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,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礎。
 
  (1)創新方面。依據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,遵循教育規律,努力構建創新養成教育途徑和模式,將養成教育貫穿到學生日常生活行為中,多層次、全方位的進行跟蹤教育,突出成長為主的教育理念。
 
  (2)理論意義。立足于應用探索與實踐,在探索和實踐過程中總結寄宿制學校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規律,豐富素質教育理論和養成教育理論內涵
 
  (3)應用價值。本課題著手與途徑和模式的實驗和探索,側重于應用實踐,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。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,讓每個學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,促進他們的可持續發展。
 
  主要途徑是:密切結合我校寄宿制辦學實際,通過個案研究以及一系列具體行為習慣養成的實驗研究,形成新的理論觀點和實踐方法。在操作層面上,提供相應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。努力探索出寄宿制學校班級管理中少年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新觀點、新方法和新途徑。
 
  五、完成條件分析、研究方法與路線
 
  (一)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:
 
  1、領導支持,課題研究有經費保障。校領導對課題研究大力支持,為課題研究開展提供環境支持、經濟支持。良好的教學條件和領導的重視、指導,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基礎保證。
 
  2、資料豐富,研究有理論支撐。
 
  學校有藏書豐富的圖書室、6萬冊圖書的電子閱覽室。既有班主任工作理論著作,又有新穎生動的光盤資料,還有時效性較強的《班主任之友》、《少先隊工作》、《輔導員》等刊物,使課題研究的展開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背景。我們課題組擬推薦篩選專題學習材料,供課題組成員集中學習,提升理論素養。
 
  3、課題組成員結構合理,學習、研究氛圍濃厚。參研12位教師中有五位小學高級教師,兩位為市教壇新星,4位參加全國十一五或相關課題研究,成績突出。年輕教師均為大學本科學歷、學士學位,教研后勁足。班級管理經驗較為豐富,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。
 
  (二)、研究方法與路線:
 
  1、行動研究法。主要包括問卷調查法:針對家庭教育方面、教師設計的與課題實施內容相關的系列問題。通過家長的問答,更進一步地、全面地了解學生習慣的現有發展水平。
 
  2、個案研究法。對學生個體進行的有目的、有計劃、有步驟的跟蹤記錄與觀察分析,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,促進其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。
 
  3、觀察法。在研究中,教師通過對學生行為有目的、有計劃、有步驟的觀察記錄,思考研究,獲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資料。
 
  4、問卷法。文獻研究法。對國內外的已有相關理論做綜合參考研究等。
 
  堅持課題的理論研究、課題的實驗研究和群眾性教研活動三結合的研究辦法。以理論研究為先導,以實驗研究為中心,以廣大教師參與的研究活動為基礎,以班隊會課堂為主渠道,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,研究學生、探索方法、總結經驗,以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。積極探索新時期背景下,寄宿制學校學生養成教育的有效方法、途徑;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養成教育模式,營造積極進取、健康成長的氛圍。
 
  六、課題研究組織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員分工
 
  本課題由我校一批銳意改革,不斷進取的青年教師組成。
 
  1.本課題研究指導專家。
 
  張敬鄰(淮北市教科所課題主任)
 
  張德華(淮北市教研室)    田志峰  (淮北市教研室)
 
  邱援軍(淮北市教研室)
 
  2.課題研究實驗小組。
 
  組長:盛 波  國家級課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子課題負責人,省級課題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主要成員。多篇教學在省、市級獲獎;區級學科帶頭人。多年從事教學管理工作,現從事小學德育工作,對小學生日常行為教育有較高的興趣和豐富的經驗。全面負責課題研究的各項工作。學習、內容安排,活動召集、組織等。
 
  組長:魏雪雁  全國十一五中央電教館信息技術整合專項課題主要成員兼執筆人。信息技術課題研究報告獲省三等獎。、教學設計、課題報告等獲國家級獎項十余篇次,并部分發表;獲省級獎項8篇次。從事小語教學及班主任工作,有豐富的實踐經驗。安徽省骨干教師,淮北市教壇新星,校本培訓指導教師。分工:負責課題研究的各項工作,協助開展課題研究各項工作。收集材料,撰寫報告并上傳。
 
  主要成員:
 
  歐陽麗穎,淮北市教壇新星,骨干教師;夏麗娟,青年骨干教師,大隊部輔導員。負責收集課題研究資料,整理歸檔。
 
  參研教師:孫麗、張培 、孟春,負責會議內容記錄整理,活動宣傳。
 
  參研教師:杜淑華、王玉香、王琳、王芳慧、謝軍、許小燕,負責相關子課題的研究、實施,并做好材料的積累、分析、總結等。
 
  七、實施步驟
 
  課題研究的工作進度計劃:本課題預計2010年3月——2012年12月分三個階段完成。為期二年。
 
  (一)、準備階段:(2010年3月——2010年6月)
 
  做好課題申報、制訂課題研究實施方案,課題啟動、課題分工、理論學習工作,培訓參研教師,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,組織開題啟動研究。
 
  研究呈現形式:課題立項申請書、研究方案、開題報告。
 
  (二)、實施階段:(2010年9月——2012年7月)
 
  組織交流、研討等活動。主要是理論實踐研究,課題材料信息收集,課題研究,優秀班會課例和階段性研究報告的撰寫。并對典型案例加以積累分析。
 
  ①課題組制定實驗計劃,堅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,學習交流相關理論。
 
  ②實驗教師、班主任探索養成教育實施途徑,精心設計上好班會課,及時總結實驗體會,積累、整理好相關資料。
 
  ③每月一次專題研討,與全校同學科教師共同探討、交流體會。
 
  階段成果呈現方式:1、教師研究案例  2、階段研究報告  3、班主任工作4、班隊會及活動案例  5、問卷調查情況分析結論 6、班級日志樣本。
 
  (三)、總結評定、成果發布階段:(2012年8月——2012年12月)  撰寫課題研究報告、整理行為習慣研究經驗,將成功班會課例刻錄光盤,編輯成冊,總結、發布和推廣研究成果。2012年12月迎接上級領導對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的評估驗收。
 
  成果呈現方式:結題報告、相關研究的集和其它相應的物化成果。(班主任匯編 、班隊會等活動案例匯編及光盤、教師研究案例匯編等)

本文由尚捷文化網首發,一個權威正規的學術著作教材出版網。

文章名稱:德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范文《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研究》
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74993.cn/ktyj/676.html

還有問題,免費咨詢專業人員

沒有問題了,我想發稿或出版

上一篇:做課題研究該如何選題 下一篇:中小學教師小課題選題的主要途徑

關于我們
尚捷文化網專注于教材圖書出版、醫學專著出版、學術專著出版、自費出書、審核書稿、作家經紀,主編副主編參編,評職稱服務等工作。全國上百家百佳出版,是您評職稱放心的首選權威平臺。
服務范圍

正規單位正規注冊單位,固定地址辦公,單位賬戶辦款,開具正規發票

優質服務尚捷擁有數十名專職編輯客服為您提供一對一的專業服務

專注出版成立十年多,尚捷只專注于教材出版和著作出版

更低價格出色的采編能力和數萬作者的支持是我們更低價的保障

聯系學術顧問

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达尔| 泽库县| 新绛县| 三原县| 甘南县| 响水县| 连山| 许昌县| 克东县| 岗巴县| 鞍山市| 海口市| 奇台县| 东明县| 双江| 巴林右旗| 理塘县| 南华县| 明星| 环江| 临夏县| 任丘市| 大名县| 伊金霍洛旗| 新河县| 峨边| 察雅县| 永寿县| 岳西县| 平潭县| 兴仁县| 鄢陵县| 黄龙县| 泰来县| 贞丰县| 和硕县| 莲花县| 陆丰市| 哈密市| 临西县| 克山县|